学做好父母的功课
学做好父母的功课
四川 归献
经文:“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西3:21)
为人父母者,都愿做一个好父母。让我们来学习做好父母的功课吧!比如“不要惹儿女的气”这个功课。我们做父母的多半觉得儿女有时在惹自己生气,岂不知《圣经》却在这里说“(父母)不要惹儿女的(生)气”,这恰恰是当父母的所忽略的。
一、父母当遵守的命令
保罗在这两处经文都强调了这句话的重要,虽然这里是保罗的劝勉,实则这句出自圣经而是神的命令:直接了当地说明了“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所以说这是来自神的命令,《圣经》中提到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的,这对于我们信靠神的父母来说,是不得不遵守的命令,当然我们也相信,遵守这个命令,必然会有好的结果,是有福的。
是的,父母管教子女的目的是帮助他们成长,而非激怒他们或使他们灰心丧志,“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西3:21)
我们作父亲的,虽然神赐给我们权柄,但我们不可滥用我们的权柄,必须牢记儿女是我们的骨肉,应当极温柔地用爱来管教他们。对儿女不可急躁,也不可养而不教,更不可没有规矩;当谨慎地、智慧地与儿女相处,努力使儿女相信自己的判断,运用自己的理性来分析问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有志气。
二、父母当学习的方法
其一、父母要不惹儿女生气首先要有信心,并祈求神的帮助。对每一个当父母的人来说,对孩子的教养是一个新的功课,且面临新的时代和环境又有很大的挑战,我们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常常感到无能为力,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我们勇于承认自己这方面的不足与不是,所以要祈求神的指教和帮助。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操练,当然,这个学习是多方面的: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参加这方面相关的培训、更要善于向他人讨教,这样父母才有教养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乐于接受我们当父母的教养,才是成功的教养。
其二、“不要惹儿女的(生)气”当然就必须要有耐心。因为教育子女并非一桩易事,使子女在爱和尊崇基督的环境中成长需要很多耐心,愤怒和沮丧不应成为父母管教子女的理由,相反,父母要爱护子女,对待子女如同基督对待祂所爱的人一样,这对子女的成长和他们对基督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既缺少方法又缺乏耐心,在孩子面前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样子,出口就是责备和训斥,缺乏循循善诱的引导,更少有以身作则的表率;对孩子稍有不满就非打即骂,这种粗暴的教养方法,怎不令儿女生气呢?自己是一个失败的父母,反而怪罪子女不争气,这样的父母的确不在少数,这着实要令我们警戒。
我亲眼所见邻居家的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由于午睡久了醒来,祖母发现小孙子已经尿床了,这虽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祖母不仅打了这个小孩的屁股,还把尿湿的小毯子让小孩顶在头上,嘴上还说,让他要一直把湿毯子顶干才行。这是多么荒唐,多么可悲的事情,连邻居看了都感到心痛,纷纷责备这位祖母,并且告诉她,这是对小孩的虐待,已经涉嫌犯罪了。这也代表了一少部份在教养子女方面不称职的父母(或祖父母)。
也有的父母,因为在子女小的时候自己离婚了或其他原因与孩子分开,心里总觉得对孩子有亏欠,一但自己独自抚养孩子时却过于溺爱,过份迁就孩子的要求,特别是在物质方面无条件的满足,娱乐游戏方面的放纵,孩子犯错了也无必要的责罚,从而导致孩子性格古怪,任性,小时候养成的这些坏的毛病,越大暴露出来的越多,要纠正过来就很难了,这种对子女的过于溺爱,往往做父母的还自以为是,自己以为是应该的付出,甚至是乐意加倍的付出,岂不知这正是娇惯了孩子,其实别人一眼都看得出来,但当事人老是执迷不悟。亲子关系很不和谐,双方有时视若仇人,频频吵架,甚至打骂,有时到了针尖对麦芒的程度,双方都很生气,可见不惹儿女的(生)气的挑战有多大。这时候的父母表现的是在对子女的教养上有很大的失落感,认为我这么多、这么好、这么爱的对子女的付的,到头来却是如此的回报,于是愈想愈气,有时候对不听话的孩子真是感到自己也无能为力了,以至对孩子产生了由厌弃到放弃的想法。岂不知父母能放弃么?你放弃了又交给谁?就不怕追究你的遗弃罪么?无论如何还得先改变自己,勇于负起教养的责任来,与其说父母是在教养子女,不如说更是在不断学习做好父母的功课,从而形成良性的、快乐的亲子关系,这样才是有效且成功的对儿女的教养。
其三、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6)认识到那个义务是神向作父亲的提出的,履行这些义务的过程,使儿女更加认识神。要让儿女受到好的教育。关心儿女的教育,不仅使他们长大成人,而且是在主的教导里成为基督徒,这是作父母的伟大义务。让儿女受到敬虔的教育,指导他们惧怕犯罪,告诉他们自己对神当尽的义务。
同时也当知道:儿女在父母的教养之下,有他们的权利,他们有自尊心,也有正义感。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表现出理性的作用,能够分辨是非。对于自己的错处,他们有相当的觉悟;对于别人的错待,也能感到不平,到了童年和青年时期,这样的感觉应当尤其敏锐。
其实这就是对儿女们人格的塑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保证他们有一个积极的、快乐的、幸福的人生,这才是“不惹儿女的气”的根本所在。
三、父母当负上的责任
孩子是神给我们的赏赐,所以“养育他们”既是我们向神的感恩,也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这节经文的意思,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父母也不可以任性,逞一时的喜怒,给儿女不公道的待遇。对儿女的教养从小就当严格,不可放纵,但也不可严苛,应当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教养儿女。我们知道儿女是神的付托,父母之上还有天父鉴察判断一切,按照各人所行的善恶报应各人。所以不要惹儿女的气,不要使他们起不平之感;不要使他们敢怒而不敢言;不要使他们感觉到父母不把他们当人看待。
儿女若能感觉到父母的真爱,后来就会对父母严格的管教也心存感激了。他们最受影响的,就是父母自身清洁自持、守正不阿、以身作则的行为。这是造就儿女成人长大的力量。所以父母当先把握神的真道,身体力行,使儿女有所观摩感化。
以下是两个我家族中我亲眼所见的教养儿女成功的范例,期盼能够给我们做父母的有所启发:
小元今年十二岁,十岁时已获得了全省少儿钢琴比赛的银奖,但父母却都不懂音乐。刚好是小升初的时期,他已顺利通过了重点中学的招生考试。他性格很好,对长辈礼貌,对弟弟关爱有加,学习自觉性强,主要父母对他有严格的要求和引导,杜绝玩手机和网游(这是很关键的,因为一旦上瘾了大人都难以自拔,何况是孩子呢?)但注重对他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挖掘(比如学习多种乐器),从而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他自制力很强,动静结合。他要动要玩就让他找同学和伙伴们一打就是半天的乒乓球,玩得尽兴,从而得以充分地放松;要安静练琴也能专心地弹上半天,愉快地完成练习任务,不认为是个苦差事。
小涵今年十五岁,刚好初中毕业,他是优秀学生干部,已拿到全班只有二名的免试直升重点高中的资格,他性格很好,且情商很高,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对家人关心关爱,常常有小大人的表现。他最大的特点是父母支持他找到了课余时间一个很好的爱好就是养花。有一天小涵向父母表达了自己想养花的愿望,这对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着实有点奇怪,但却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于是父母出钱,小韩自己亲自去买花买花盆,买种子,买肥料,搬泥土,在三十层的房顶上养了一百多盆花,一有空就在网上查阅各种花的养护方法,并且养的很好。
求主帮助作父母的按照主的道理教养儿女,使儿女也尊敬父母,效法父母,正如父母效法主一样。犹如“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2)那样。千万不要惹儿女的气,引起他们不平的心理。奉耶稣的名求,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