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与职责的恩召
使命与职责的恩召
四川 归献
经文:“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1-2 )
在教会中牧者与平信徒的关系是长期且重要的关系,这个关系的和谐是保证教会健康发展的关键。这种和谐关系的建立,不仅是基于牧者对“羊群”的熟悉,同样也要“羊群”对牧者的了解。特别是平信徒对牧者传道人身份、侍奉、生活的知悉,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牧者给予理解、关心和帮助,让牧者更好地开展有效的侍奉,这恰恰是我们通常所忽略传讲、所操练的功课。企盼对以上两节经文的分享,给我们带来些启发:
对于牧者来说,特别是对年轻的牧者提摩太而言,属灵长者保罗在此首先的是给他的忠告和劝勉、鼓励与希望,这当然是必要的。因为对于初入工场的提摩太来说,他并不知道工场所面临的困难与阻力,甚至是艰难与凶险。事实上耶稣在一开始差遣门徒们去传道时就给门徒有了吩咐和叮嘱的:“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太10:16 上)但对于年轻的传道人来说,怎么能够预感到有如此的凶险呢?!更无半点应对的经验。耶稣的提醒当然是有效的和必要的,但对于初入工场者还是显得力不从心的,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牧者正常的必须要有的经历。
而对于平信徒而言,我们对牧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约10:27)的果效,是需要双方互动与付出的,这不是光单方努力的结果,这是一个健康兴旺发展的教会所必备的。
此处的经文表明了保罗对提摩太所传使命的神圣性、庄重性和来源性;以及对其传道人职责的重要性、艰难性与挑战性:
这个世界充斥着各样给人提供盼望的信息,但在这诸多的信息中,只有一个是人类最迫切需要的真盼望,其重要程度远超过其他信息的总和。这信息是什么?就是神的道的信息。神的道为人提供唯一的永恒盼望。基于这个原因,神的道必须传开。属神的牧者必须委身于这个郑重的嘱咐:要传道和服事人,这是每一个牧者神圣的使命。
“我在神面前”:神的道本身是神圣的,领受传神的道的使命也是神圣的。保罗说的“我在神面前”,不仅说明了他在神面前的领受,他的传承,更表达了他所嘱咐的庄重性,这不是其他事情的交待,这是来自于神的使命,传承使命的人只有以完成使命为唯一的最终目标,所以是不计代价和不讲条件的,对于传道人来说,强化这个使命意识,从而就增强我们甘心舍己的意识,是为了保证完成这个使命;对于使命神圣性的认识,是对我们作为神的使者身份的自重,我们肩负的是神圣的事工;对使命庄重性的认识,既然在神的面前领受了,我们就当以守约的心去保障使命的完成,虽然都是很高的要求,但却是必须的要求。
“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传道——审判——耶稣基督再来:要传道,承接这个使命,因为神和基督正察看着你,祂们察看你有否传道。须留意,牧者不应传自己的意见或他人的意见。福音的信息不是人类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教育方法,也不是有关自我形像和个人发展的信息。上述学科尽管有些益处,但它们不是福音,不是神的道。我们要传讲的道就是神的话语,我们救恩的荣耀福音。这道就是我们手里的圣经,是我们要研读的,还要将这道教导那些把生命交给主耶稣基督的人。我们要把这道大胆公开地宣讲出来,不论遇到什么试炼,或受到人的威吓,我们仍要“传道”,就是永活神的道。
以下有三个理由,阐明我们为何必须传神的道。
1、主耶稣基督将审判活人和死人。当祂再来时,如果我们仍活着,祂会审判我们;如果我们在祂再来之前死去,祂也会审判我们。这里有两层意思。
首先,祂要审判我们,看我们有否传道。如果祂呼召我们去传道,而我们不传,我们就被定罪;其次,祂要审判我们,看我们有否传神的道。如果我们传人的意见,而非神的道,我们就被定罪。如果我们把人的意见掺杂进神的道,我们也要被定罪。到了那一天,传道者的工作将被审查;审查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耶稣自己。基督徒在工作时必须尽心尽力,不是求人的满意,乃是讨主的喜悦。他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有一种献给耶稣的态度,而毋需考虑人的批评和看法。他所渴望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耶稣基督将来会对自己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太25:21)
这样我们就不会因别人的批评而容易生气;也不会自视过高,只顾个人的权益和名望地位;使我们不至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凡事要求别人感谢和夸赞自己;我们不会因别人忘恩负义而觉得受伤害。“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5:10)
2、主耶稣基督将以“胜利者凯旋回来”之身份在荣耀中显现。从“显现”一词就能看出来,意指主耶稣的荣耀和有形体的出现。这个词在历史上特别用于罗马皇帝的出巡。当皇帝按计划出访某个城市时,该城必会作出周详的准备——建筑物和街道要打扫干净,人们为迎接皇帝而忙个不停,做各种事前准备。人们大感兴奋,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他的莅临。牧者的心态也应像等待迎接皇帝一样。他必须谨记主耶稣基督的再来,为祂的再来作好准备。属神的牧者以传道作为他的准备。得胜的主快要回来,如果我们不传道,我们就会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见祂的面,不但尴尬,而且羞愧。如果我们现在不降服于他,不去传道,我们必将被审判。所以传道者“要守这命令,毫不玷污,无可指责,直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提前6:14)
3、主耶稣基督将建立祂永恒的国度。真正属神的牧者将是神国的公民。他在该国度的地位和等级(责任的大小) 是以他在世的忠心程度来决定。因此,属神的牧者必须忠心传道。他必须专注于基督的国度,而基督也会察看牧者是否忠心。神的应许是:“我将国赐给你们,正如我父赐给我一样,叫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路22:29-30)
传道的使命是知道当做什么?而职责是知道怎么做并且做好!所以这个职责更有其重要性、艰难性与挑战性。
“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 ——因为这是主对你的呼召,牧者应一生热爱传道的工作,“务要”表明的是一种紧急性,要抓紧机会和制造机会去传道。要点是着迷般的——牧者的心完全被传道所占据。传道的工作在他的灵魂中像火一样燃烧,他对传道的工作有着炽热的激情,一心一意传讲基督那深不可测的丰富。为什么?因为传道是神所选定的拯救人的方法、因为牧者的责任就是传道、神和基督均看着牧者,看他有否传道、牧者会由主耶稣基督判定他有否传道、当基督以得胜者的身份在荣耀中再来时,牧者要面对祂,为他的传道工作向主交账、牧者在主国度里的地位将由他传道的忠心程度而决定。
“传道”这个词是一个命令,是一道必须即刻遵行、严明如军令的命令。传道人必须传真道,而不是讨论书评、政治学、经济学,以及当日的热门话题。他也不是否定圣经,传扬人文主义的人生哲学。传道人就像个使者,他不能选择自己所传的信息。他的王传达给他一个信息,他就去宣讲。如果他不去宣讲,他就要让出他那崇高的位置。
“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就这一点须留意两件事情。“专心”的意思是“表明立场,勇敢面对,进行下去,坚持到底”。牧者的任务是在任何环境中,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立定心志,坚持传道;要抓紧每个机会去传道,没有一个时间是不适宜传道的。要热心做这工,不论时机是否适合,都要号召那些你所牧养的人们,防范罪恶,恪守职责;呼唤他们悔改、相信神并过圣洁的生活。
“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劝勉人。“劝勉” 一词有“请求、乞求和催促的意思”,这词也有恳求、鼓励、安慰和帮助。单是责备和警戒人是不够的。牧者必须鼓励和安慰他,帮助及带领他人来到基督面前。须留意这一点的重要性。
牧者必须用百般的“忍耐”劝勉人,意思是不论环境如何,牧者要恒忍地劝勉人。他不断劝勉和鼓励。他要长期忍受别人所有的软弱和失败、忍受一切邪恶和伤害所带来的后果、牧者恒久忍受,不发怨言,也没有愤怒。他从不放弃,因他知道基督有能力改变生命。
牧者必须“用各样的教训”劝勉人。他不是零零碎碎地教导神的真道。他会关注神所有的教训,全部的劝告。他以神所有的教义和教训来劝勉人。所以“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彼前5:2)
“责备人”:这个词的意思是督促人去改正自己;令人知罪;带领人看见自己的罪,并为罪感到内疚。其意思是使人为罪悔悟,并带领他认罪和悔改。
“警戒人”:这是一个语气很重的字眼。指强烈、严厉的训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惩罚之意。有时传道人在引导罪人或圣徒离开他们的罪时,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们也要向人提出警告,这是我们的责任。所以“这些事你要讲明,劝戒人,用各等权柄责备人,不可叫人轻看你。”(多2:15)
总之,牧者忠于使命,恪尽职守,乃是当尽的本份,就是传好福音,但必须要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这不仅是传道人侍奉工作的必要性、更是他工作的艰难性与挑战性,一句话,这个工作是很不好做的,所以需要众弟兄姊妹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让传福音的工作做得更有果效。愿神使我们共同长进。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