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蒙福满有见证
天天蒙福满有见证
四川 归献
经文:“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 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6-47)
《使徒行传》虽然是记载的是初期教会的情形,但依然对今天的教会很有启发。教会的兴旺不仅是讨上帝的喜悦,亦是信众的愿望。重温初期教会兴旺的原因,除了圣灵的亲自动工以外,但信众的竭力追求,虔诚侍主、爱心待人的美好见证也是分不开的,值得后世我们这些信众好好地效法。
此处经文出现了两个“天天”这个词,第一个“天天”表明了初期教会的信众他们的美好见证;第二个“天天”则是上帝给他们切实的应许。细细分享如下:
一、天天在殿里有丰富的教会生活
“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
“他们天天”。表明一是信众的本份;二是每一天的追求;三是必须坚守的责任。“同心合意”。什么是同心合意呢?保罗说:“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腓2:1-2)在这里“一样的”三个字特别重要。心思、意念要一样的,并非高度的绝对的一致,乃是大的方向、原则、方式、步骤要一致,当然这要以遵重和顺服教会的属灵权柄和秩序为前提,否则同心就没有了基础。“同心合意”一直以来都给教会构成巨大的挑战,可悲的是人往往对此却警觉不够而缺乏自省。那么如何才能同心合意呢?第一,大家都要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如果你有你的心,我有我的心,不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我们怎么能同心呢?我们都要以基督的心为心,或者都能够摸着耶稣基督的心,都能体会到主的心,都寻求他的旨意,这样才能同心合意地看见主怎样引领我们了。当你遇到事情不知如何处理时,可以在神面前祷告思想:如果主耶稣在这里,他会怎样处理?不要老以为在教会里我最重要、我最忠心、我最正确,对别人的所做所为总不以为然,总爱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第二,大家在事奉中,都要荣耀神的名。人有时心里想的是服事神,但会不知不觉就荣耀自己了。荣耀自己的时候,自己的心灵受亏损,主的事工也受亏损。如果过于严重时,神还会击打的。在我们人的本性中,就有个不走正路的东西在里面,好像螃蟹一样,看的也是前面,想的也是前面,但走着走着就横起来了。我们的确要儆醒,我们有时因为工作蒙神的恩典有了成绩,不知不觉就觉得自己挺荣耀的,荣耀自己的态度就露出来了,荣耀自己的话就说出来了。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只能竭力劝说、提醒,恒切在神面前祷告,求神保守,不突出自我,让基督在我们身上显大。第三,我们看别人时,要看别人里面的基督。有时我们只看对方的肉体和旧我;所以我们看别的同工时,要看他瓦器里的宝贝,不要看宝贝外面的瓦器;要看他里面的基督,看他在神面前的领受,而不要看他的旧我,这样才能真正地看别人比自己强,才能真正地谦卑下来。最后,我们不要看有形的工作的效果,而要看神在我们心灵里所作的工作。这个道理大家是都知道的,但作起来时,会不知不觉看自己的工作重于神在我们身上所作的工。所以当我们伸开双手接受神的祝福时,如果我们把十个指头分开,恐怕神的祝福就从手指的缝隙中漏掉了。如果我们把十指并拢,紧紧地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完全抓住神的祝福了。
由此看来,在事奉中大家的同心合意是何等重要。但我们毕竟在世界上活着,我们对真理的认识和接受总是不完全的,作事情的方法总是不同的,所以就难免有分歧。我们的家庭中会有分歧,教会里有分歧,同工之间有分歧,机构与机构之间有分歧,这些都是难免的。在使徒行传里,我们看到巴拿巴和保罗还有分歧呢,何况我们呢。如果有了分歧,我们可以分享,可以争论,但不要分争,分争就要动血气了。
有了同心合意的基础,就有了开展丰富的教会生活的保障,于是就有“恒切地在殿里”的一系列的活动。教会的前身不是圣殿,而是会堂。不过当时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主要聚集在圣殿或所罗门廊下,讨论所关心的问题、赞美、礼拜(参徒3:11;5:12)。由此显示基督教并非与犹太教没有关系,恰恰相反,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期的犹太基督徒并不认为自己丢弃了祖先的信仰,反而因耶稣基督成全了这信仰而高兴。由此可以更加理解耶稣说不是要废掉律法,而是将它变得更为完全(参太5:17)。恒切是一种心志和信心,表现在专一和忍耐上。如果为一件事虽然用信心多次祷告,但不是有口无心的,就是恒切。恒切祷告是最深奥的课题之一。 祷告生活中之所以失败, 其中很普遍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恒切祷告。当你为一件事情祷告很久仍没有动静时,你也许会很焦虑,会叹息,会怀疑神对你的爱,甚至于停止祷告,全功尽弃。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的祷告,是导致祷告失败的致命伤。祷告需要信心,需要坚持到底。在祈祷未曾蒙允许之前,我们要以安静的耐心和喜乐的信心继续恒切祷告直到事情成功。神是无所不能的,那为什么常常使他的儿女长久等待呢?何以神的儿女必须常常在艰难困苦中昼夜呼求呢?我们知道农民一定盼望早点收获庄稼,然而他们知道庄稼必须要有充分的日晒和雨露滋养,因此就需忍耐等待;小孩子想吃树上的果子,但他们的父母知道要等待果子成熟还需时间;人的属灵生命也像所有的受造物一样,需要逐渐成长的时间,才能有成熟的灵命。时间与季节都在天父的手中,唯有他知道什么时候你已经成熟,信心充足,可以获得他的赏赐。忍耐并有信心,长久等候神来成就你,这就是信徒能恒切祈祷的秘诀。祈祷必须要有信心。你所有的劳心劳力,都需要花费时间。大自然隐藏的宝物和奥秘,唯向有毅力的探索者开启,灵界的耕耘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大有信心地祈祷,相信祈祷必有功效,坚信恒切祷告必会得到神的回应。当然在这里还包括他们在殿里一直坚持的一系列的礼拜活动。“教会”一词的本意就是神将一群罪人召在一起。所以不积极参加教会活动的基督徒,灵性生命很难得以成长起来。
二、天天在家里有浓厚的敬虔生活
“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
初期教会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教会生活,同样他们在家里也有浓厚的敬虔生活。一个在家里没有敬虔的操练和见证,这样的基督徒是难有说服力的基督徒。人在家中,人就有最真实、最自然的反映。一个和睦的家庭,正是敬虔的表现。同样地有没有敬虔的生活,从家庭中就会表现出来的。
“在家中擘饼”。不是仅指“擘饼”这个形式,今天的擘饼按教会的规定一般是在礼拜堂公开举行。在当时重在是表示在家中常常有对主的纪念和感恩的生活。
“存欢喜的心、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存欢喜的心”,一个人的敬虔生活如何?从他是否有常常喜乐的生活表现就能看出来。欢喜的心不取决于金钱或物质财富的多少,乃是有知足和感恩的心态。“存”是持定和持守,持守靠主而欢喜的心,在家中就有爱的保证,其乐融融!“诚实的心用饭”,表示不仅有感恩有喜乐的生活,还有真实的敬拜和赞美。“诚实”表示真诚、不刚愎。他们的心意柔软温和,易受感动,好施舍,不自私,不私自留下自己的一份(在当时凡物公用的情况下)。什么地方有需要,他们就施舍。他们欢喜快乐地敬拜侍奉,正如主所吩咐的。“用饭”代表生活,在这里我们看到:生活就是侍奉,就是赞美。同样赞美就是生活,侍奉就是生活。原来基督徒的生活、侍奉、赞美是一体的。
三、天天在邻里有喜爱的见证生活
不仅如此,初期教会还很“得众民的喜爱”。这说明他们在邻里有美好的见证生活。“众民”乃是指众人,在今天指凡与我们打交道的人,无论他人是信徒与否,都让人觉得在我们身上有一种让人好的感受(如爱心、善良、大度、忍性等等),而不是给人以有一种怪怪的(如自私、好胜、小气、冲动等等)感觉。“喜爱”,则表示别人对我们信仰的认同,则首先表示在生活中别人对我们行事为人的认可。这不是强求而来的,乃是要有我们的生活自然流露出来的。如果你生活的见证不好,你给别人无论如何讲基督徒的信仰很好,就别指望别人能接受我们的信仰了。
四、天天在教会有加增的蒙福生活
当初期教会在教会、家庭、社会中天天都做到了以上这些,同样地神给他们的赐福也天天临到了。这是教会兴旺的自然的因果关系。
“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主将得救的人”,表明教会是属主的,主以至高的权柄建立他的教会,一个教会的兴旺都是主的恩典,人再好的见证只是当尽的本份而矣。而人不尽本分神就不会施恩。“天天加给他们”,则表明天天有神的赐福,主与他们的同在,天天有神的奖赏。这是多好的事情啊!
结果“神的道兴旺起来;在耶路撒冷门徒数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徒6:7)“主与他们同在,信而归主的人就很多了。”(徒11:21)
祈愿:我们的教会也兴旺起来!那就是首先要祈求圣灵动工,也要天天有象初期教会那样行出美好的见证来。阿们!
